2007年7月29日

月华如练(十)



同学的聚会当然是愉快而热闹,多年不见了,心里有许多话却不知从何说起。把酒挥盏几瓶高粱大曲下肚,环视一周,大家脸都红着。梁粱端起酒杯,给大家祝了个酒。心中有许多感慨。童年的记忆,随着酒精引起的兴奋,在脑海里浮现。大家都发福了,不再是少年的模样。如果是在路上突然相遇,还真是认不出来。但童年的友谊还是通过而立之年的成熟,在杯盏之间传递过来。

回家时,夜色已深,粱粱已是烂醉如泥。在半醉半醒之间。粱粱埋怨自己,何必贪杯如是。可能和自己的心情有关吧。当几位同学把梁粱送回家时,窗户里透着暗暗的灯光,如泣如诉的电视插曲,远远地传到粱粱的耳朵里,尽透着幽怨。粱粱知道父亲一个人在看连续剧《大宅门》。

听到了粱粱的脚步,父亲打开了客厅里的大灯,走廊里顿时明亮了起来。透过门的窗户,梁粱看到了父亲的卷曲的影子,慢慢地站了起来,父亲老了。。。

这浓浓的亲情、乡情、同学情。。。

同学们搀扶着粱粱,晕晕沉沉地推开了自己的家门。一个人站在客厅中间,看着粱粱。“阳阳。。。”粱粱感到一阵眩晕,忙扶住了父亲。他再也控制不住情感的闸门,泪水像决堤一样流了下来。

送走了同学们,父亲对阳阳说:“你照顾一下粱粱。”便走进了自己卧室。粱粱把阳阳揽在怀里,幽幽地说:“我还认为这辈子不会见面了。”阳阳脸红了。多少年以后,梁梁问阳阳为什么脸红,阳阳说:“我已经忘记了有人可以抱抱我。”

酒醉的粱粱已经完全的清醒了,身心疲惫地半躺在沙发上。沉沉的黑夜在一片死寂中凝注着厚重的激情,却又若透过黑云的残月,羞涩而朦胧。这一切都是真的吗?粱粱眼前又一次出现了阳阳登机时的泪眼。。。


阳阳心情复杂地走上去往北美的飞机。随着日航中日英三国语言的问候,阳阳的心飞向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世界。

是姨父到机场接待的她。姨父到美国已经八年了。起初怀着雄心壮志要回国做一个著名的学者,他不但顺利地读完了自己的学业,还选修了与本专业有关的几乎所有的课程,准备着日后回国后的学科发展。那些日子了,儿子由一个少年长大,现在已经是一个说话粗声粗气的半大小伙子。在学校里孩子在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在文艺和数学方面已经在学区内外小有名气。得到了许多同龄人的青睐。姨妈在这期间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象许多家庭一样,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日子越过越好了。当姨父读完了博士学位,却发现他的家在美国已经扎下了根。

由于孩子的学业,和国内情况的变化,回国已经是不现实了。姨父在他原来的合作单位找到了一个位置。可回国做教书匠的愿望,象海里的浮萍,不断地升起,又被强大的拉力,拉下去。不甘平庸的姨父,就这样的在寂寞中挣扎着,或者说等待着时机。

阳阳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姨父请来了许多同学和朋友,拿出了银制的餐具,打开了尘封了的茅台和珍藏的香槟。当夜晚的烛光点燃的时候,姨妈拉着阳阳的手,端详着阳阳,然后转身把阳阳介绍给了在座各位。宴会是非常的热闹,姨父和朋友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新闻、旧闻和工作中的事。姨妈尽地主之谊,不停地和阳阳说话,生怕冷落了阳阳。环视着这些亲切而又陌生的东方面孔,阳阳总是在不自觉地寻找着梁梁。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热闹中的孤独。在姨父和朋友谈兴正浓的时候,阳阳默默地一个人去了客厅。

表弟已经在客厅里看电视了,上演的是一部卡通片,打斗的很热闹。表弟问了一句,好象是问阳阳要不要喝水,阳阳要了一杯橙汁。表弟又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阳阳和表弟一起面对电视坐着,心里很想姨妈早一点安排一个房间。筵席散了的时候已是午夜时分,告别了客人,阳阳早已是疲倦不堪了。

在姨妈家逗留的这两天里,阳阳对姨妈家的情况有了个大致了解。姨父刚刚工作,家里并不富裕。表弟很快要上大学了,花销越来越大起来,姨妈不能给阳阳提供很多经济上的资助,能给阳阳作担保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再说自尊心也不允许阳阳靠姨妈的供养过日子。姨妈说得很明白,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希望阳阳一年后有一份经济资助。

白天没有人陪阳阳。表弟上学,姨妈和姨夫上班。当家里只剩下阳阳一个人的时候,唯一能说话的就是那部电视机了。而电视上的英语她又听不太懂。有一次晚上回来,姨夫带阳阳和表弟去兜风,满目尽是英文的广告和招牌,阳阳的那份孤独感在无边的夜色和辉煌的路灯下,越发突出了出来。

表弟倒是一个快乐的孩子,不断地讲笑话给阳阳听,这种异国他乡的同胞之情,让她感到一丝的欣慰。她也完全改变了对表弟的看法。这个小小的男子汉还是蛮会体贴人的。当阳阳把这一看法告诉姨妈时,姨妈笑着说:“你太小瞧他了,人家已经有女朋友了。”这倒是在阳阳意料之外。姐弟俩自此后常常是谈笑风生。表弟总是一个劲的姐姐地叫个不停,阳阳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姨父对姨妈说:“我们是应当有一个女儿。”姨妈说:“我们当初没那个条件。”

有一次,姐弟俩看一部童话片,讲的是森林狼和松鼠的故事,一只漂亮的小松鼠在又唱又跳,阳阳自怨自艾地说:“小松鼠的英语比我讲得都好。”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表弟第二天给阳阳找出了许多姨父当年补习英语的书。这使阳阳很是激动。有个弟弟真好。

那时一个周末的下午,阳阳见到了表弟的女朋友,是一个美丽的美国女孩,活泼大方。倒是阳阳因为语言上的障碍,闹得自己窘迫不已。脸上一阵阵发烫。小女孩看了阳阳带来的照片,阳阳也看了他们的照片。小女孩对中国的庙宇和建筑群很是感兴趣,建议表弟毕业后学建筑,在美国建中国式样的房子。反复地说:“非常美丽,非常美丽。”

表弟很是自豪,给女朋友介绍了阳阳的情况,并请阳阳展示了一些植物的标本。那些精致的标本又一次赢得了小女孩的喝彩。姨父在车库门口准备着烤肉,烤肉的香气传到了屋内,大家都跑了出来。虽然在姨妈家已经不止一次吃过烤肉了,阳阳好象第一次吃出了烤肉的美味。这其乐融融的气氛,让阳阳的英语也变得流畅起来了。阳阳觉得自己好象第一次用英语讲这么多话。

小女孩走后,表弟说:“姐,你今天英语讲得真好。”

“我自己也觉得不错。”阳阳兴奋地说,红扑扑的脸更添几分俊俏。

“你表姐不会在你女朋友面前丢丑的。”姨妈在一边看着这一儿一女,幸福的笑容飞上了眉梢。

阳阳的学校在另一个州。

阳阳在姨妈家短暂的逗留很快结束了。临别的时候,姨妈哭了,阳阳也是心里有些依依不舍。表弟提着行李,默默地跟在身后。临上飞机时,表弟从包里拿出了一个新的“随身听”收录机送给阳阳。看来这个小小的男子汉早就准备好了。

“别了,亲爱的姨妈、表弟,别了,我美国之行的第一站。”阳阳登上了去往学校的飞机。

月华如练(十一)

2007年7月23日

话《祖国母亲》


(一)

他(刘少奇)叫机要秘书拿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怒气冲冲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当刘少奇想到宪法的神圣,人民的权利应受到宪法保护时,可惜已经晚了。文革之初,无数家庭被抄,无数无辜的人被批斗、逮捕和杀害,又有谁去提到还有宪法?

没有一部宪法和健全的法律程序,公民没有法律意识,就摆脱不了“一言堂”,个人崇拜。个人崇拜的结果就是,社会随着一个人的意志而动荡不安。人民的利益就得不到根本的保障。以德治国可以教化社会,却不能规范社会的行为。

(二)

祖国,顾名思义,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全世界的华裔的祖国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中华民国。。。台湾人说“祖国大陆”就是这个意思。很多人现在是居住国的公民,这些人后代的祖国是中国和他们所在的国家。

清末的中国政治经济千疮百孔,仍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世界各国列强垂涎。更毋庸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今天。谁说我们的祖国不是美丽夺人!

海外谈论丑陋的中国人无非是批评他们随地吐痰,旁若无人的高谈阔论,诸如此类。

小时候曾参加一次集体生产劳动,中午开饭时,炊事员就把饭菜挑在大粪池边上。看着黄橙橙的大粪,饭在碗里就是吃不下去。当值受到了班主任的严厉批评。班主任说:“农民老大爷能,你为何不能?”记得还有一句:“没有大粪臭,哪来得米饭香。”经过几次锻炼,可以看着大便吃饭了。那时没人教育我们吃饭要洗手。那年夏天,被评为“思想改造的标兵”。我们中的许多人和许多人的父母就是这样长大的。理解他们吧。他们中许多人比现在的人更优秀,更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少年读书的大学里,有一位导师当年六十岁多了。老伴和他生活的很幸福。老教授的父亲曾是北京一家银行的职员。老教授是很有教养的一个人。可是有一天因为某件事,竟然骂了一句很粗野的话。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等他反应过来,满脸通红,连声道歉。他老伴说“这是文革时,三年劳动改造的结果啊!”刚到工厂时,也不习惯,慢慢地就学会了。“只有这样才能跟咱工人心贴心啊。”另外一位老教授打趣地说。老教授的老伴说:“我们小时候讲温良恭俭让,这些传统的东西现在都不时兴了。”二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情形如在昨天。

每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恶行时,我们憎恨那些罪恶,对恶者却应常有宽容之心。常想,人莫非社会环境的产物。如果我们在他们的环境长大,一定比他们更好吗?谁不想做一个高尚文雅的人而受到尊敬?每个人都有廉耻之心。让我们一起教育好后代和家人吧。对社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

(三)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再读胡适先生的《少谈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仍受益非浅。主义之争,害人非浅。主义也好,体制也罢,不过是为了解决现存的问题。离开问题去谈主义,谈体制简直是毫无意义。更可笑的是因路线、思想之争,吵得面红耳赤,而忘记了、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实际问题。反“右”和文化大革命都是路线之争,给我们带来的又是什么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才是最重要的。这应当是一个共识。

我们常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就不会受体制束缚了。少谈体制,多研究些问题。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这个世界新问题不断在出现。没有一个不变的体制,可以解决多变的问题。至于谈到政党之间的制衡问题,共产党内的路线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



图片:红卫兵批判刘少奇

2007年7月21日

祖国母亲 -- 美丽无瑕,光彩照人


祖国母亲美丽无瑕,光彩照人。

最近,一直在文学城读大家的帖子。每每谈到祖国时,大家以母亲相称,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心让人激动。

祖国,顾名思义,是我们祖先生长的地方。那里有秀丽的山川,灿烂的文化。那里的人们朴实勇敢,勤劳善良。天下游子,不管远离她又多远多久,祖国依然是心灵的归宿,梦魂牵绕的地方。

祖国自从有了国家就已经存在了。伴随着朝代更替,文化发展,中华民族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她没有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美丽照人令人神往。

自鸦片战争以来,祖国饱受磨难。然,杰人辈出,以救民族于水火为己任。路漫漫兮,上下而求索。孙中山、蒋介石、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他们以领袖的智慧和先知先觉,统领着中国的革命和实践。实现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

近六十年来,毛泽东同志领导了以文化大革命为代表的,自1949年至1978年,凡三十年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革命,让人们看到了的共产主义实践和探索。邓小平同志领导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出发点的,自1979年至2008年,又三十年的一场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让人们看到了经济技术的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应当有智慧、有勇气,分析和总结,吸收和批判这凡六十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代表,顾名思义,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言人。举个例子,学校里举行运动会,班级派个代表去参加大会组织工作。这位代表是个瘸子。大会主席问:“你们班是否参加跨栏比赛。”班级代表说:“参加。”这位代表反映了班级的意愿,而不是他自己的。所代表的意愿有时和代表者本人的意愿相反,和平环境也需要为理想而牺牲的精神。中国的精英,在中国共产党内。中国共产党还会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领导着中国的革命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善于把党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应当有智慧、有能力,不断地改造自己,引领中国走一条繁荣富强的金光大道。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把中国引向一条正确的轨道。那就是让中国的每一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记得在《傅雷家书》中看到,婚姻的唯一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环境,让后代健康、幸福的成长。而不是去满足不可告人的私欲。那么,政府的唯一职能就是让国民能够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去保护某些集团的非法利益。

不要贬低中国人的素质,更不要一切错误归于社会体制。那不过是不法之徒的借口和遮羞布罢了。犯罪的要伏法,出卖良心的要下地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我们的祖国依然美丽。我们的人民依然朴实和善良。

社会体制、社会意识不断在变。毛泽东时代没有腐败,却物资贫乏、经济萧条。邓小平时代经济繁荣,却贪污腐败泛滥。记得《红星闪耀的中国》中有毛泽东和斯诺关于共产主义中国如何防止腐败的一段谈话。可能是毛泽东关于不断革命论的最初思考。不断革命,带来了党内的廉洁,却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历史经验表明,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应当有一个健全的、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用于保护和强化人民的根本利益。

创造一个民主和法制的国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这里,应当给某些社会诟病的既得利益者一个提醒。文章千古事,官宦一世荣。做官先从做人开始。不管现在有多大权势,作邪恶势力的附庸总不是长远的。本本分分做人,才是硬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现在这个契机,把中国建成一个健全的法制国家,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哀莫大于心死也。岂能容忍、默许贪污腐败、娼妓泛滥。国人的麻木,贻害无穷。像鲁迅先生所说“救救孩子。”我们的孩子在这样麻木的环境中长大,没有一个分明的是非观念,未来会是怎样?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给日本带来了政治经济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将拥抱世界,世界将拥抱中国。斗转星移,掐指一算,中华巨龙到了腾飞的时候了。我们拭目以待。

祝福祖国!

2007年7月18日

月华如练(九)


梁梁爱他的母亲。梁梁和母亲的感情除了母子亲情又有一层,那就是相依为命。梁梁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家里的许多事情都是母子商量决定。大部分家里家外的事,梁梁也算是母亲的一条手臂。母亲在单位受了气,梁梁实在帮不忙,也可以开导、安慰。母亲对梁梁也是信任有加。这曾让弟弟和妹妹嫉妒。

近几年母亲心脏有些问题,找了许多医生,开了许多药,母亲一直在吃,也不见好转。梁梁这次回家,看见母亲一把一把地吃药,有些担心,和母亲讲,母亲说这都是医生开的药,一边说,还一边把处方指给梁梁看。梁梁很纳闷,这不同医生开的药能一块吃吗?

好在梁梁有个同学在医院,梁梁就打了电话。这位同学听说是梁梁,当时就约好到大家聚聚。梁梁也不好推辞,只是应许了下来。可目前的情况,梁梁连请客的钱都感到为难。母亲说:“在家里吃嘛。”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梁梁心里老大不忍,还是咬咬牙说:“到饭店吃嘛。”

梁梁在电话里说了母亲吃药的事,这个同学马上着急了起来。说:“先别要你妈吃药,我到你家看看再说。”等这位同学到了梁梁家,已经是掌灯时分。看着一大堆的药,这位同学摇头不止,叹着气说:“庸医误人啊。”便说边把药分成几堆,指给梁梁看,哪些药同性,哪些药相克。然后顺手把三分之二的药丢到垃圾箱了。并重新开了处方。梁梁心里很感激。梁梁的父亲好说歹说不让这位同学走。硬要和这位同学喝上几盅。这位同学感到盛情难却,就说:“酒,等同学聚会再喝吧。我再坐一会。”还说:“以后有事就直接找我。”

这位同学简单地问了问梁梁的情况。当知道梁梁下岗了时,一个劲地替梁梁惋惜,还说:“如果梁梁不去接班,一定会考个名牌大学。”这句话好像揭了梁梁母亲的疮疤,母亲充满仇恨地看着父亲。父亲内疚地说:“都怪我当时目光短浅。可那时接班是最好的事啊。”梁梁想了想当时的情况,依稀还记得朋友和同学羡慕的语言和目光。

话题很快转到当前的医药卫生上了。社会上流传着一种不良习惯。有病没病乱吃药。岂不知是药三分毒。这位同学还建议梁梁陪母亲去看看中医。梁梁不太相信中医。母亲却积极性很高。母亲说祖母的肺气肿就是上海的一位好中医治好的。祖母当时病的很重,并引起了并发症,许多指标都不正常。差不多到了准备后事的份上。也是一位西医建议去看中医。这位中医给祖母开了一副中药。祖母吃了,拉稀三天,连说活的气力都没了。如果不是老中医有言在先,大家全会被吓死。过了两个星期,祖母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又活了整整二十年。只可惜没有把处方留下来。老中医却不在了。

梁梁的同学走的时候,给母亲推荐了一位中医,也是梁梁的同学。梁梁一家都很高兴。只是母亲有些惋惜垃圾箱里的药。花了不小钱买的呢。不过大家似乎都明白,花钱是小事,没吃出病来已经事万幸了。

梁梁记得在学英语时读过一边文章,说的是一次纽约医院大罢工。医院罢工一个星期,纽约人口死亡率下降了,记忆中好像百分之五。罢工结束后,死亡率也升上去了。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梁梁若有所思地对父亲说。

父亲说:“对,有了人就好办事。”

“这哪跟哪呀。”梁梁看着父亲。

父亲知道没有跟上梁梁的思路。亲切地笑着,满脸高兴,充满了慈祥。梁梁也看着老父亲笑了。父亲却在梁梁的笑容里看到了年轻自己。。。


父亲在梁梁这个年龄时在烟台当学徒,并参加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那时的父亲风华正茂,斗志刚强。在父亲的脑子里,所有的地主都是土豪劣绅。他组织了几个人,搭了个台子,就把村里唯一的一位有钱的人押上了审判台。

村里的大钟一响,全村的人都到齐了。年轻的父亲滔滔不绝地讲着。好像没人听得懂,也没人感兴趣。大家正和押解地主的人争论,要给他松绑。双方成骑虎,各不相让,正在僵持中。爷爷走上台来。从腰里抽出系腰的绳子,朝着正在讲话的父亲抡去:“你这个丢人现眼的,祖宗的脸都让你丢尽了。”几鞭子就把父亲的革命打死在了摇篮里。

爷爷没读过几年书,却憎爱分明。老地主没有什么罪过,在村里也是与人为善,还是被害死了。没有死在父亲手里,全是爷爷的功劳。每当父亲想起这些时,对爷爷充满了怀念之情。爷爷有自己的朴实的思想,根于乡土的境界。却事事处处考虑的周全,对人厚道。

梁梁知道父亲想什么。爷爷的故事梁梁从小已是耳熟能详了。父亲每当想爷爷时,眼神里总是充满了忧伤,有时竟是泪水--爷爷死去五十多年了。梁梁怕父亲深陷于过去,轻轻地对父亲说:“又想爷爷了吧。”

月光清凉,洒满了万家灯火的楼房,像父亲深邃的目光。看着梁梁消瘦的面颊,父亲格外欣慰。梁梁处事为人大有爷爷的影子。

月华如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