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4日

现代艺术(十)



走廊里在进行左右派的甄别,大家激情澎湃,我却说大家又跌进历史的尘埃里去了。

共产主义运动的“为达目不择手段”是贯穿始终的,中国如此,世界如此.三民主义的中国何尝不是如是!人类文明大浪淘沙,埃土正在沉淀,该是清水载浮萍,泥沙沉湖底的时候了。

三十年以后,不会也不应该有人再关心政治运动,有人再关心左右派了。今天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是文化走廊引我进入了文艺复兴的艺术殿堂,在那里我看到了西人思想发展的脉路:

由教皇对思想的独裁,到个人追求真理的自由,人们完全抛弃了对经文的依赖,强调“字字句句杀死人!”,追求人与上天完全的交通--多么伟大的思想解放!

更进一步强调“人可以在世俗的生活中,通过对真理的追求,完全磨成神的形象”--你就是神!

”I do not follow anybody, I follow MY heart! (我不追随任何人,不管是教皇还是伟大的领袖,我追随我内心深处的呼唤。)而每个人的心灵,是人与上天交流的通道。我追随我内心深处的呼唤--多么伟大的思想自由!

在思想解放以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致力于世俗的美丽。赛尚、凡高、毕加索、达芬奇,以其独特的对人生的感悟,描写和刻画世俗的崇高,世俗的向上,世俗的辉煌--人类的崇高不是来自于经文,不会来自于思想运动,而是来自于世俗人性的美丽。蒙娜丽莎微笑着,一个精神自由和世俗美丽的完美结合,她孕育着人类的幸福与和平。

朋友们,在这个时代,你从文艺复兴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这个三百年前曾经启蒙了西方文明--和谐与共赢的文化运动正在向我们述说着对世界的期盼。不是梵蒂冈的雕塑,也不是佛罗伦萨的油画,更不是意大利的古老城堡--这些同我古老中国文明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而是文艺复兴的思想,让我激情澎湃,让我向往,让我忍不住向你述说,愿你与我同行!

三十年以后的中国,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世俗人性的崇高,会向世界输出怎样的思想理念?我们拭目以待。

2008年2月23日

启蒙了这个时代的新秩序


“文艺复兴” ,法语为“重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欧洲从第十四到十六世纪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在这个时期,欧洲摆脱中世纪的经济停滞,经历了经济增长时期。也许最重要的是,文艺复兴是一个艺术、社会、科学、政治思想转向新方向的时代。

在此之前,在中世纪学者们一直遵循教堂的训导,人们曾关注自己的行动会导致上天的奖罚,而把希腊和古罗马的异教徒的"经典"著作束之高阁。

对世俗生活的新兴趣带来了希腊和罗马的教育和社会理念。人文主义者认为教会应该不是在世俗生活中管理公民事宜,而是引导属灵上的事情。教会摒弃和抵制财富的积累和世俗的财物,支持一个强大但有限的教育,认为道德和伦理行为是出之于经文。人文主义者却相信财富使他们能够去做更多善良、高尚事迹,一个好公民需要接受良好的、完善的教育(如希腊人和罗马人所倡导的),道德和伦理问题更多地涉及到世俗社会而不是属灵上的关注(节选自 What Inspired this Age of Balance and Order)。

大约1450年,欧洲学者变得对研究他们身边的世界更为感兴趣,他们的艺术也变得更为逼真。 文艺复兴远远地超出了简单地学习古代作品,它影响了绘画、雕塑、建筑。绘画变得更为切合实际,不再把重点放在宗教议题。富裕家庭开始支持并投身于伟大的艺术。艺术家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去表现大自然和描绘人民的情感。在英国有一个文学和戏剧的辉煌时期,其中包括威廉莎士比亚戏剧(节选自The Dawn of a New Age)。

英国的十七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是一个历史上很难把握的动荡和变化时期。 “教会全职清教徒的计划所涉及的行政革命对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取消主教,或将其赶出上议院结束了‘教堂依赖教皇’,查尔斯告诉他的儿子,‘是对富豪权威最主要的支持’”(节选自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2008年2月22日

What Inspired this Age of Balance and Order


"Renaissance," French for "rebirth," perfectly describes the intellectual and economic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Europe from the fourteenth through the sixteenth centuries.

During the era known by this name, Europe emerged from the economic stagnation of the Middle Ages and experienced a time of financial growth. Also,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the Renaissance was an age in which artistic, social, scientific, and political thought turned in new directions.

Previously, during the Middle Ages, scholars had been guided by the teachings of the church, and people had concerned themselves with actions leading to heavenly rewards. The writings of ancient, pagan Greece and Rome, called the "classics," had been greatly ignored.

The new interest in secular life led to beliefs about education and society that came from Greece and Rome. The secular, humanist idea held that the church should not rule civic matters, but should guide only spiritual matters. The church disdained the accumulation of wealth and worldly goods, supported a strong but limited education, and believed that moral and ethical behavior was dictated by scripture. Humanists, however, believed that wealth enabled them to do fine, noble deeds, that good citizens needed a good, well-rounded education (such as that advocated by the Greeks and Romans), and that moral and ethical issues were related more to secular society than to spiritual concerns (from What Inspired this Age of Balance and Order).

About 1450, European scholars became more interested in studying 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ir art became more true to life.

The Renaissance was much more than simply studying the work of ancient scholars. It influenced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Paintings became more realistic and focused less often on religious topics. Rich families became patrons and commissioned great art. Artists advanced the Renaissance style of showing nature and depicting the feelings of people. In Britain, there was a flowering in literature and drama that included the play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from The Dawn of a New Age).

The 17th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turbulent period of English history whose upheavals and changes are hard to follow. "The full Puritan programme for the Church involved an administrative revolution with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state. The abolition of Bishops, or their removal from the House of Lords, would have ended 'the dependency of the Church upon the Crown' which, Charles I told his son, 'is the chiefest support of regal authority'."

Christopher Hill breaks the period up into four periods: the Stuarts up to 1640, the Civil War and Interregnum, from the 1660 Restoration to the Revolution of 1688; and down to the death of Anne in 1714 (from 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2008年2月17日

独舞



翱翔星辰之间,黑夜与我作伴。
我追光明而去,探求宇宙浩瀚。

穿梭时间隧道,饱视人间苦难。
世事万般难料,天堂地狱瞬间。
铁血中华百年,英雄流寇轮换。
各展雄才大略,百万生灵涂炭。
体察万民之苦,勒马回头是岸。

飞旋时空舞台,红橙黄绿蓝紫靛。
七色照我心间,炼我心之强健。
追朔峥嵘岁月,体验天上人间。
广袖长发飘起,参拜上苍垂怜!

执意我想我说,谁管数九严寒。
蝼蚁矢志决堤,万里浩荡江天!

(图/女海盗)

[1]The Century of Revolution: 1603-1714 (Christopher Hill)
[2]China: A Century of Revolution

2008年2月13日

赖犬

二野家有一条名犬,让人羡慕不已。这里我也拼凑一篇故事,和大家分享。

唯一同我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兰兰却是一条赖犬。

小时候,吵着闹着想要一条狗,漂亮而又好玩,就像许多同学家的一样。不知是大人嫌脏,还是闹革命顾不上,反正未能如愿以偿。兰兰是我捡的,那是一个阴雨的傍晚,我放学回家,路过一个臭水沟,兰兰就躺在那里,奄奄一息。当我把她抱起的时候,她惊恐地看着我,浑身发抖,一条伤腿在流血,她身体的抖动传到我的手上,让我怜悯。我用手抚摸着她,希望她平静,虽然我也搞不清她的颤抖来之于伤痛,还是恐惧。

我的母亲没有太多异议,留下了兰兰。兰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慢慢地快乐可爱起来,露出了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当时不知道可以训狗,只是好玩。兰兰很安静,善待所有的客人。在我们拖地板的时候,兰兰喜欢咬着拖把的布,乐此不疲,憨态可掬,至今记忆犹深。

我们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结果了。有一年,正当苹果成熟时,所有的苹果都被人在一夜之间偷走了,让我大哭了一场。接着,家里唯一的自行车也被偷走了,看着长大了的兰兰,我们全家很气愤--大家觉得的兰兰太没用啦。

不是我们家兰兰无用,实在是我们不会训狗。

二叔家有一条狼狗,很凶,用一根很粗的铁链子拴在院子里。每次我们到二叔家玩,妹妹和弟弟总是躲在我身后,我虽然硬充男子汉,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即使是用铁链锁着,明知道很安全,那眼睛里的敌意,远远地透过来。那年的春天,二叔到我们家找爸爸有事,看见了兰兰,二叔就说了一套狗经,当时就把我们镇住啦。

二叔说,要把兰兰锁起来,不能让她见人,最好连光也不让她见。这畜牲的脾气就会一天天变坏,等过个半月二十天,晚上放在院子里,就管用了。我们照着二叔的办法,把兰兰锁了起来。开始的几天,兰兰总想挣脱,嗷嗷地叫,竟把锁链挣断了,只得又换了一条粗的锁链,脖子上竟磨出了血印。我心里有些不忍,几次想放了兰兰,可爸爸说要让兰兰变成一条有用的狗。在与人隔绝、被铁链锁了一阵子以后,兰兰真的凶狠起来。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真的,那时的兰兰,晚上解下锁链,在院子里听到一点异样的声音,就不管不顾的叫,真是凶极了。很难说,二野家的名犬和兰兰相遇,会是什么情形。从那年起,家里的苹果就再也没有丢过。

有一个电视节目,讲得是驯养的老虎放归山林的事,那老虎连只鸡都杀不死。和谐的环境可以诱发善的习性,恶劣的境遇,可以诱发恶的疯狂。善恶都是动物的本性。

二叔玩了一辈子狗,却被野狗咬了。

那年二叔家盖起了四间新瓦房,二叔吃过晚饭后,去新房子干活,回来时遇到一群野狗,我没看见当时的情形,只是二叔的一条胳膊上多了夹板和绷带。

后来,妈妈晚上不让我们出门,总用“街上有野狗”来吓我们。那个时候,家里吃的主要是玉米面和咸菜。馒头是很稀缺的。我们家的咸菜,妈妈总是用油炒一下,已经很是与众不同了。即使是夏天,集市上也没有几样时令蔬菜。咸菜有好几种吃法--生吃、熟吃、还可以炒着吃。

咸菜生吃的方法是把咸菜切成细丝,加拌香油。拌香油的学问很大。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家里很穷,她的爸爸很会拌香油--先用筷子在水里蘸一下,然后再在香油瓶里蘸一下,把筷子放在咸菜里拌。据说香油瓶里的香油会越拌越多。记忆中有两样菜--萝卜和大白菜。白菜的吃法就更多了--白菜丝,白菜片,顺丝,罗圈菜,炒白菜,熘白菜,腌白菜,酸白菜。这咸菜和白菜的烹调方法里最能体会咱劳动人民的智慧了。

偶尔吃一次面食,就算是打牙祭了。这吃面食也有学问。我的另一位同学的母亲,吃面条有独到之处。同学家里人多,下一锅面条要几斤面。每逢面条下好后,她的母亲总要把院子清扫一遍,不急不慢,把每个角落都清扫干净。我们孔孟之乡的人,最讲礼仪,母亲不吃饭,谁也不能动筷子。大家看着锅里的面条,等着妈妈扫院子。等妈妈扫完院子,面条就涨出了许多。

我那时很小,常听大人们“侃大山”,记住了许多故事,只是觉得好玩,也不觉得太苦,有时想起全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很幸福,谁还会管街上的野狗。现在的人很难想象那时有多穷--我大学的同学一个星期只能吃七张煎饼。一张煎饼象一本书一样大小,十几层。每层对着太阳,会有光线透过来。我现在一顿饭可以吃两张煎饼。

现在想来,野狗在街上也不会有什么可吃。于是就成群结队地在街上觅食,饿极了,就会向人发起攻击。二叔被咬,也就不奇怪了。记得上小学时,有过一次打狗运动,村里的民兵连荷枪实弹地出动了,结束后出了一期黑白报,题目是“雪花飘飘狗肉鲜”,记不得写得具体内容了,这是我记忆中的唯一一次人与狗的战争。

那时的人们没有什么娱乐,狗自然也不可以是闲狗。当我们家多了一个看家护院的帮手时,我和兰兰也疏远了许多,有时还是在一起玩一会儿,却不是那样的形影不离了。

在一起的时候,我更像一个主人,它更像一条狗--忠实地履行着它的使命。而我关于它的记忆,却多是它被锁上铁链之前。

2008年2月12日

石油与煤炭的启示




有一个远古的传说,原煤是积压的广袤的森林,资源与能量的凝结。原油是浓缩的繁荣的世界,生命与活力的结晶。

在远古的时候,鲜花百草争奇斗妍,杆杆松柏并立齐参天。万物在这花园的世界里,分享着自然的恩赐。

突然,那一切在一瞬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瞬间可以是一百年-- 就在那一瞬间,世界沉默了,在无底的黑暗中,积压了世界的繁荣。

世界在黑暗中挣扎。万重的楼阁,充斥着世界的空虚,金徽铁甲,玉带蟒袍喧嚣着人间的骄傲。自然丰盛的供给,却被贪婪的掠夺...



积压在黑暗里的不屈的万物的灵魂,向往着光明,这种强烈的对光明的渴望,在亿万难的挣扎中结晶。当魂归这个世界的时候,在燃烧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辉!

光明和黑暗,在弥天的烟雾里,汇集作阴阳鱼的眼睛,在空中旋转,升腾。

世界的辉煌就在一瞬间,崩溃在这耀眼的光辉里。皇宫和金銮殿会慢慢地裂解,花朵在废墟上开放,绿树在镶金的地面的裂缝里,聚集作茂密的森林。回归人间的英魂,在天上人间的祝福中重生,在狮子和梅花鹿的背上,吹响竹笛,百鸟随着悠扬的歌声起舞。


当那些死难的灵魂重返人间时,人间美丽如画。

世界的一切的曾经的辉煌和耀眼,在泥土中裂解。在绿草和花丛中,偶尔引起路人好奇,拂去积年的泥土,依稀是山大王破碎、狰狞的嘴脸,又被随手抛出,伴着山间的瓦砾、碎石,滚下山崖。

-- 写给四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以此寄托哀思和祝福。

2008年2月9日

春节探亲



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三,是母亲回娘家的日子,也是孩子们探望外祖母的日子。我们家因祖母和外祖母住的很近,就同时看两家。到了外祖母家往往已经是上灯时分,外祖母已经等待好久了。

又是正月初三,祖母和外祖母却都不在了,而留在心中的那份亲情,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纯真凝重。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变迁,亲情却一如既往地维系着我们的生活。无论贫寒富有,无论尊卑显荣,无论庙堂之高,无论江湖之远,世间千变万化,亲情超脱于万物之外,每每念起,呯然心动。愿天下的兄弟姐妹,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亲情--即便是生死相隔,仍不感到孤独。以此遥祭我亲爱的祖母和外祖母,感激她们与我同在。



昨梦依稀幼时家
灶台高烛结灯花
细看窗棂红剪纸
烛光透过白窗纱

高慈切切劝年羹
勤洗锅灶清鱼腥
百样荤素细细作
天晚相望劝早行

2008年2月1日

现代艺术(九)鉴赏



在许多人的眼里,艺术是艺术家的事,早年笔者也是这样认为。这么多年来通过对人生和艺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对中华民族近百年恩恩怨怨的思考,所发生的一切不再神秘,也不再因神秘而心生恐惧。

中华文明发展到了今天,一切都该有一个新的起点了。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现代艺术、现代文明充满了神秘主义和繁琐哲学。笔者在这个题目开篇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许多人的不以为然。而艺术对于笔者,没有什么神秘,是读者和作者的共鸣,和政治一样是一个很私人的事。

艺术世界没有尊卑,各取所好。



一只小狗,看见主人回来了,就会摇尾巴。这摇尾巴的动作,就是它的艺术。艺术是很实际的事情,是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和音容笑貌,伴随着人类已经很久了。美也是一个很贴近自我的概念,一个摇尾巴的狗得到一块食物的感觉体验,就是美--尾巴摇得更欢了。

回到这个题目开篇的一张毕加索的绘画。毕加索在《梦》里,把女人揉碎了,又重新组装了起来,让人们看到了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美。这还远远的不够,在这个作品(图三)里,毕加索更是淋漓尽致,把美丽女人的内脏也扒了出来,看个真切--这就是爱女人的毕加索,刻骨的爱,疯狂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象毕加索看女人一样看待这个世界,把每一个伟人、每一件艺术品、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个思想揉碎再扒开,世界上不会有迷信。这样,我们久久期盼的文化的融合就为期不远了。笔者在这里把毕加索揉碎、扒开给你们看--毕加索只是近代的一个画匠,他的伟大,是后人赋予他的。

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张画,画中是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大荟萃,展开文艺复兴前的历史画卷,阅读那个时期惨烈的宗教思想斗争,这张画对那个时期的人来说,实在是不现实,而正是这种不现实,却强烈地表达了思想融合的愿望,令笔者震撼不已--仿佛间,曾国藩、洪秀全、袁世凯、孙中山、李大钊、蒋介石、毛泽东、汪精卫、林彪、邓小平、赵紫阳、张志新、遇罗克,齐白石,张大千。。。他们刚刚结束了一个政治协商会议,在谈笑中,向我们走来。他们的思想在我们这一代人融合了,这是他们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一切为了和平”林彪重复了一遍他曾经对斯大林说过的话。中华文明走到今天,有他们每个人的贡献,全世界的华人,向他们行注目礼!



让杰出的思想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里融合,我们不能让他们替我们想!思想的统一,就是思想的暴力。艺术的统一,就是艺术的暴力。

让他们的思想在我们这一代融合吧,为着他们每一位都曾经深爱着的祖国,也为了我们后代的和平--这就是现代艺术,不是扯淡。

[1]思想的融合
[2]艺术是很私人的事
[3]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