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

我愿过得孤独一些

我愿过得孤独一些 2010-02-28 15:29:09

—— 东方少

我从小不是个爱喧闹的人,但也谈不上孤僻。小时候的生活,绝对谈不上不幸福,却不是太单纯。单纯的日子有过,但都是在七岁以前。也许因为当了母亲,小时候的事情正在一点一滴地回到我的记忆中。

在北京,阳光十分灿烂;见过北海公园里的莲花,喜欢西葫芦的口感,还记得跟着姑父到过北京广播电台,听着他纠正北京小女孩们的发音。她们习惯性地把七发成“尖字”,听起来有点像英语里面那个舌头碰牙齿才能发出的”T”。当然还有表哥博儿,他十来岁的时候仍然喜欢和公房新村里的儿童玩耍。我学会很多男孩爱玩的游戏,包括打弹弓。那时候孤独没有来过。

到了上海之后的孤独,多源于语言上的障碍。听不懂小女孩惯用的俚语,以及她们给彼此之间所起的绰号,也就不可能融入她们的小圈子。只有父母也迁就了我,常常用普通话来交流,可是,他们并不真正地了解我的很多想法。也许,孤独就在那时候倾入了我的心灵。但那种孤独,是在喧闹的人群中的孤独,它们并没有造成我在成长方面的缺陷。奇怪的是,一年下来,我竟然学会了选择性的孤独。那个时候,虽然小学已经开始分重点和非重点,但我们所过的生活并非像现在的小学生那么不堪。我好像有不少的时间看书,父母常常把他们读的书随手放在吃饭的桌子上,他们的床上,甚至的洗手间的浴缸边上。于是,我有了选择孤独的权利,学会了看他们看的书。

有的书我当然是看不懂的。必须感谢父母的是,他们在给零用钱方面是豪爽的。这种奢侈的善良给我童年时的孤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被允许自己去买书。我最喜欢去的一家书店是在淮海路上。可惜实在记不住哪家店的名字。猜想一定是某个新华书店。在那里我可以任意地买书,不过,让我很得意的事情是可以把刚刚买来的小说一口气看完,转手又卖给书店。因为我是常客,店里的叔叔早就认识我了。从来没有猜测这书是偷来的。于是看完一部小说,又把百分之九十的钱要回来了。很得意。

当然,这种买书的欲望和想在书店对面的长春食品店里的牛肉干产生强烈的矛盾。有时候是《三毛流浪记》赢了,有时候却是牛肉干或栲边橄榄赢得了我的心。一边看书一边嚼牛肉干,当然是最完美的孤独。那个时候如果母亲唤我去做一件小事,我都会觉得不耐烦,但去看电影是个例外,因为那种感觉刺激是难以拒绝的。那个时候,心上没有尘灰,对孤独和喧嚣似乎都可以接受。如果需要选择,我宁可选择孤独。不过,童年的孤独并不是有百利无一弊。记忆中的一弊就是和小学班主任的沟通很差,听课不大专心。她老是和我父亲说,你的女儿其他没什么问题,上课精神不集中,向她提问,她常答非所问,不太清楚她在想什么。还有啊,她在看一些和她年龄不符合的书。父亲淡淡一笑。

学会了孤独,大概也就是学会了和自己沟通。然后又学会把脑子里的想法写下来,这时候才明白,一个人的孤独中有莫大快乐的欣慰。

出国后,个人的思考和独处的方式受到挑战。特别是最初的几年,有一种渴望融入的冲动。也许是受新文化的冲击吧,学会了一些不同风格的时尚或者讽刺生活的方式,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过多,反而失去了以前的特立独行。

等你越过这个时期,又会回过头去拥抱孤独。假如你有碰巧天性敏感,你的怀旧的孤独感愈加强烈。成年后的孤独是有益处的,它迫使你专注地做一些事情,或写作,或练字,会看书,或者是练瑜伽,都会带来一些成果。

但毕竟是人,长期的无休止的孤独是撑不住的。人总是有一天要成家的。成家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假入这个愿望都满足了,你还有理由孤独吗?当然有,不然就没有那么多有家庭的人常常都挂在网上了。网络提供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它给你很多,也从你身上拿掉不少原创的能力。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只要你懂得收放自如。

但是今年的一切不一样了。我终于从很孤独的习惯中走出来了。当我望着自己的孩子,我没法不看着她,没法不把她的小脚丫子放到我的脸上,让它们在我的脸上踩出一行行的脚印。只有在她熟睡的时候,在把炉灶上的灰尘或油烟打扫干净的时候,我才敢回到以前的孤独。而这种孤独不是被强迫的。是作为一个人,想保持一个个体存在的一份努力。一个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尤其对宗教的体验,似乎是在独立思考的时候才能完整地完成的。我相信这样的孤独是人性中最美丽的缺陷!我要在新年里过得更孤独一些。

我做不到彻底地放弃网络,但会用一个更孤独一些的网名。我很感谢所有的网友曾经给过我的灵感,鼓励和善意的批评。我要感谢机器兄曾经写过的很多的美文。我对他虎年的大作存有期待和可能的挑剔之心:)。我固执地想听他把江涛们的故事讲完,更想了解他找到基督教和佛教的共同点的心路历程,还有,他心目中的那个阳光的“少年中国”的雏形。

有梦的人也许是幸福的。以此小文和所有的网友共勉。住元宵节玩的高兴。

注:这篇是东方少对《莲花的品格》一文的回帖。

2010年2月27日

莲花的品格



在众多的花卉中,我对莲花情有独钟。这自然与其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质是分不开的。在我眼中的莲花的品质似乎还远不止于此。

莲花是圣洁的。

我是在文学城名媛东方少处认识林徽因的。那时的东方君正忙着在美国公民梁老太家做工。做工的日子,众所周知,是苦闷的,幸好有林徽因作伴,两位绝世佳人,才有开心一刻。那天,我心中苦闷,百无聊赖,信步到了东方君处,我有幸知道了林小姐,好有幸读了她的诗《莲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
——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
——宛转它飘随命运的波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


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这首写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半香山的诗就是林小姐的莲花,是茫茫黑夜中对莲花最真实的写照。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如梦的仙境。林小姐就是莲花仙子,莲花与林小姐汇为一体了。于是我深深地为之感动,我看到了莲花圣的一个方面,也看到了林小姐圣的一个方面。

那一天,我在一杯香茗的陪伴下,在东方处,进入了莲花的画境。我的信心不再迷茫。

中国的菩萨是在莲花的宝座上的。在莲花的环绕下,菩萨在莲心正襟而坐,这是否隐喻菩萨就是莲花的精灵,在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在人间的漫漫长夜中,莲花的品格,照耀着人类灵魂。
 
我们每一颗心,都是一棵莲花,只是无比脆微,在那闪光的一念,我们轻轻的托起,以免生命的沉沦。上帝在生命之上,会看到人间烨烨生辉的灵魂——千万颗灵魂就汇起生命之光,把人间照亮。人间生命的飞升,就是莲花的盼望。
 
在万花丛中,莲花是最朴素的。没有坚硬的梗依托、庇护,没有鲜艳的色妆点、衬托。通常只是朴素的洁白,或是淡淡的粉。一岁一枯荣,生长在污泥之中,深陷千年污秽之臭,无深深的根,这不正是人间的你和我?
 
莲花在最污浊的环境中,把生命之精灵,高高地托起。以草根贱质,昭示生命的崇高。莲花深陷千年污秽之臭,却以洁白的耦,缔结生命之香甜。这一点上,远胜于你和我。


仿佛间,我看到漫天的莲花向我飘来。有东方君,有林徽因,有我众多的兄弟姐妹。莲花的清香、莲花的灵弥漫着人间,弥漫着我的祖国。

莲花天生丽质,无粉自香,香彻透骨,让我们从沉迷中醒来。

[莲花图西江上一郎作并惠赠,鸣谢]

2010年2月24日

戏说韩寒


继芙蓉姐姐之后,韩寒横空出世了。

韩寒比芙蓉姐姐多了几分稚气,嘴上的几根胡子,又让他多了几分英气。再加上赛车手的称号。所有这些,韩寒和芙蓉姐姐在大家眼里,也就大有不同。

其实,韩寒与芙蓉姐姐多有相似,玩的就是一个真。真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多数的人随着年龄增长,那种真就随着年龄消失了,这种纯真在韩寒身上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

所以,当韩寒在游行的队伍里,发现没穿衣服的老皇帝时,便自然地吼了一嗓子。大家异口同声地发出惊诧:

“嗷,。。。”

当韩寒推断出上海高速公路的路牌画上连续的图片可以放幻灯片时,大家又异口同声地惊诧:“嗷,。。。”

于是,韩寒的大作在网上不胫而走,如冬日雪花,飘飘洒洒漫山遍野。韩寒文风敏捷,如风似电,给人一种赛车上劲风穿过下身的快感。韩寒嬉笑怒骂,天真烂漫,给人一种初春旷野的清新。文字如雪花般地在脸上融化了,只留下淡淡的清凉。心中却惊呼,“寒,寒,。。。”真是文如其人,文如其名,快捷、纯真。在如今,文坛如妓院乌烟瘴气,男盗女娼。韩寒以婴儿般的纯真,给大家的心灵创造出一个清凉世界。

有人把韩寒比作当代鲁迅。鲁迅怎么能和韩寒相比。鲁迅生活的年代,“忍看朋辈成新鬼”,“墙头变换大王旗”。鲁迅眼中的世界,如血浆墨迹般的污浊。鲁迅却目光如炬,巨笔如啄,至今依然让那些伪君子们惊恐不安。鲁迅肩负着整个世界,腰杆却挺得笔直,生活在无边的沉重中。我们的韩寒,才懒得去看那肮脏的历史。

韩寒了解的历史,就是他的年龄减去十岁,因为十岁之前,即使是早熟的韩寒,对世界了解得也不多。韩寒身上没有历史重负。对他而言,历史如一掬清水,清且甘甜。只有这样,韩寒才能身轻如燕,文坛车飞。

有人担心韩寒遭人封杀。如果说监禁刘晓波是迂腐,封杀韩寒就是愚蠢了。韩寒只骂贪官,不骂皇帝。皇帝离韩寒太远,韩寒才不关心呢。皇帝有幸不穿衣,韩寒吼了一嗓子。换了别人,韩寒也会吼上一嗓子。韩寒就像外国古代那位做了同一件事的小孩一样,并不知道皇帝不穿衣有什么不对。这一点,韩寒不知道,皇帝却知道。韩寒自己飞车途中,却从不赤身裸体,念念不忘裆中央。这一点,韩寒知道,皇帝也知道。

当今着世界,缺得就是韩寒这种真。韩寒不仅仅真,而且纯。就是这种少见的纯,让一群人,不分年龄,如痴如狂。这真字一旦加上一个纯字,便是无敌杀手。那些老父少女,争先恐后,“先杀我,先杀我。”

韩寒风靡世界与他天生拒绝上学有关,并不是人人学得来的。学不好,就成了芙蓉姐姐。神仙与泥菩萨,就差个灵气。

2010年2月14日

吃水不忘打井人

小学二年级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吃水不忘打井人》。大意是,解放后,毛主席共产党给咱们分了房子,分了土地,才有了家,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毛主席就是咱们的打井人。”

昨天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又听到了这个主题的童声合唱,想起了解放战争,想起了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形。

那时抗日战争的硝烟正在慢慢地消失,中国人民在胜利的喜悦中憧憬着一个崭新的中国。毛主席、共产党在延安的窑洞里,提出了和平建国八项主张。在政治上,分析了独裁政府的弊端,提出了废除蒋介石政府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提出了军队国家所有。在经济上,推行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让我们这个民族看到了希望。

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受到了时代强烈的呼唤,为了这个远大的目标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抱着必死的信念投入了革命的洪流。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一个民主的中国,与腐朽没落的四大家族决一死战。如果说美国国内革命战争,是为了解放黑奴,那么,中国的解放战争,就是要实现和平建国八项主张,就是实现民主,就是消灭独裁。

《和平建国八项主张》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未来中国的许诺,就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竞选宣言。六十年过去了,这个宣言俨然如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民族救亡的航向。为了这个主张,数以千万的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抛弃了名利地位,乃至生命,倾听着延安的号声,从五湖四海奔赴革命圣地。那是民主自由的声音,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悦耳,那是民族的希望,那是中华民主先知先觉们的呼唤。

回顾这段历史,不仅让人热血澎湃,倍感中国革命任重道远。六十年了。。。从辛亥革命,到袁世凯的复辟,从延安窑洞灯光,到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到今日中国的腐败。我们懂得了中国革命的曲折性——人间正道是沧桑。

吃水不忘打井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先我们而去的人们,勿要忘记他们的嘱托和他们的憧憬——中华民族的民主和自由!延安的号角尘封已久了,但延安灯塔光芒依然,我们期待着。请先烈们放心,我们勿忘昔日“打井人”。

谢谢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组的提醒,是到了该提醒的时候了。我们听到了来之远方的呼唤,来之民族灵魂深处的呼唤。

2010年2月10日

小痴


小痴今年七岁,话不多,人很善良。常因动画片里的故事而嚎啕大哭,姥姥戏称其小痴。


家里有一台地球仪。有一片图画是中国。姥姥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小痴怎么也想不明白,那里的人有多么地小。只是出神地望着地球仪上的那片歪歪斜斜的图画。


电视上的一个叔叔,因说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话,被关进在笼子里,十一年。姥姥看了电视后不高兴。姥姥说,中国就是乡下,乡下人净干一些与众不同的事。等小痴长大了,那个关叔叔的笼子就破了。


姥姥说的话,小痴似懂非懂。姥姥不高兴了,就不理人。


小痴把地球仪拿到院子里,抓了几个蚂蚁放在上面当作人。小痴跟姥姥说,其中的一个蚂蚁是把叔叔抓进笼子的坏蛋,他要把他赶出地球。


小痴的食指在那蚂蚁上一弹,那蚂蚁就落下了地球仪。在小痴得指尖上,留下了游丝般的血迹。小痴给姥姥看。姥姥说你把那蚂蚁杀死了。


小痴心里难过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