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孩子学校放假,请假在家陪孩子玩。没陪孩子太多时间,倒是陪文学城玩了。文学城里的书香人家在读书哩。
读书本是读书人的本分,想来实在惭愧,平生读书不多。当年来美国时只带了一本书《易经》,原因只有一个算卦。算卦是下九流的学问,虽然现在闹得纷纷扬扬,我还是不信。我又要算卦,又不信,难以置信!!
其实很简单,象许多文学爱好者一样,我很敏感。说诗人气质也好,说不成熟也好,反正我就是我。很多时候我对自己不是很信任。就算上一卦。做法很简单:找一枚硬币,用左手食指使其立起,右手用力一弹,硬币便在桌上飞转起来(转不起来多练一练)。等硬币落下后,用笔记下阴(- -)阳(——)面。从下而上画六次,就是一个卦象。然后,找出相应的卦辞,可以得到许多启示。我是不是在传布迷信?这全看读者啦。读者迷信就是,读者不迷信就不是。"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易经》是一门变化的学问,无论好卦坏卦,《易经》没有死卦,强调事物的消长。每一卦都可以指点迷津,引人向上。真真良师益友也。我很长时间不看《易经》了。年纪大了也不那么患得患失了。想当年,生活上有许多事需要别人帮助排解,大多数时候又说不清、或难以启齿,何不用五指画个卦,听听《易经》。《易经》之卦乃最初级的语言,手指的操作也是最初级的语言,谁敢说得到的卦不是心的诉说,不与心相通?我感觉和找个朋友出主意差不多。当年有一红颜知己,遇到难事,又不肯说清。我用此招,让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激得痛哭流涕(这两个成语打字真方便,哈哈)。
《易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一门变化的学问,一门生活的学问。前年回国时,买了一些书,读后觉得没保存价值。部分赠给了垃圾桶,另一部分进了垃圾堆(别让我姥姥知道,姥姥没文化,却对文化极其尊敬,她连一张有字的纸都要保存好),身边还是一本《易经》。
《易经》其实很简单。它借助于表象说明事物消长的规律。有学问的人引经据典,把《易经》搞得简单的人读不懂了。我读书常“扒了皮”再读,看不懂的,留给看得懂的人看。人对天地的认知很初浅,看不明白的地方,作者也未必明白。有些是因为生活体验没有达到作者的层次,也读不懂。
读《西游》时太小,读不出“身经百难方成佛”的道理,现在再读又觉得太孩子气。读《红楼》时太嫩,不知儿女情长。读《三国》时因人物关系复杂,一拖再拖。记忆中有四个好作品--《从奴隶到将军》,《刘三姐》,《天仙配》和《亮剑》。读《从奴隶到将军》时,身处困境,有求解脱的欲望。喜欢《刘三姐》跟人斗嘴,还喜欢水。《天仙配》在老八路片中拍得最美,印象一旦种下了,就改不了啦。《亮剑》的剧本绝对不同于连续剧,可以说连续剧篡改了剧本。《亮剑》的主人公极其有性格。
有一段时间着迷地喜欢古小说。象吃牛蹄筋,有嚼头。还读过一阵子文革时的《北京文艺》,喜欢看“某某公社亩产万斤”的纪实报道,象看“东”部片,哈哈。过瘾!武侠小说也读了些许,喜欢金镛。文学作品喜欢冲突,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作家本人修养就暴露了。金镛侠气。读过的许多书,象过眼云烟。也就那么一读,没有什么印象,象许多博文-- 晴天白云一团空气。词汇华丽,有阅读快感,没有信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市面上洁本的《唐诗三百首》都找不着了。《唐诗三百首》是和长篇大论的诗词鉴赏搭配着卖的,拆都拆不开。和老祖宗的精品搭配着卖,倒也创意无限,哈哈(有些挖苦人了,不全是这样,闹着玩)。
我也不知自己算不算读书人。推荐《易》,小心走火入魔。记住永远不要在思想上依赖于外物,准没事!把自己交出去,那就难说了。
2007年6月12日
读易算卦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