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0日

新文化——时俗人性的美丽


六四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不过“六四”这个数字挺有意思,这或许是对邓公改革的评价——六分成绩,四分错误。对邓公的评价,就文化的发展而言,高过毛公的“三七”。这或许才是六四真正的意义。六四暴露了邓公的凶残面目,让人民更加清醒了。

按老旧的思路,倒是觉得,很快就会平反六四。平反六四可以得到群众拥护,还可以在军队中建立新的权力体系。新的有魄力的领导人首先要做这件事,这真是一个机会。又将是一场权力的争斗,还是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意。

共产党总是在不断推陈出新。从李大钊,陈独秀,王明,张国焘,到毛泽东,邓小平,到胡锦涛,哪一次不是改弦易张,脱胎换骨。

在共产党内有中国的精英。海外的那些精英,在思路上,和国内没有太大突破。看看老蒋和老毛就请楚了。老毛与老蒋信仰不同,但行事方式雷同。历史已经翻过了新的一页,看看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是由中国的文化决定的。不从文化上推陈出新,谁上台都是换汤不换药。有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为证。“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这话从文化的层面讲,是有道理的。文化,简单而言,就是指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其实都是舶来品,我们没有很深的理解,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真正做起事情来,还是我们“自己的主义”。

六四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好像是刘宾雁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毛泽东”。中国的问题,根本在于建立健康的公民意识,摆脱战争思维和苏俄式的所谓的“集体主义”。“毛泽东主义”是不是一种民族的战争后遗症?我们真的需要学会过和平的日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反六四意义不大。六四包含了太多的含义,没有明确的界定,就难以评论。从一个侧面讲,平反六四,就是平反“毛泽东主义”。当然,这只是一个侧面。推翻共产党意义不大。还是那句老话,没有文化层次上的改变,谁上台都一样。六四和五四,从文化的层次上讲是一回事。六四和历次学生运动,从文化的层次上讲,是一样的。怎么“平反”呀?所谓平反,不过是让人当作政治工具,再利用一次。开明的政府应该就六四运动中杀人这件事,向人民请罪,得到人民谅解,而不是平反六四。

想起在六四中,死去的同龄人,回想当年满腔的爱国热情,常常是泪流满面。但关于六四的纪念文章,这里面有许多的问题,很伤脑筋。比喻说,什么是“健康的公民意识”?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就说不清。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那些学运领袖,又能高明多少?还是说不清。一直地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是精英阶层,许多行事和思维方式,表现出的不是世俗人性的美丽,而是一种虚伪和邪恶的氛围。我们活得很累。

新文化才是根本。想的不一样了,做的自然就不一样了。人的本性有其美丽的一面。文化的复兴,就是时俗人性美丽的复活和回归。给六四的死难者点上一支红蜡烛,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生活吧。我们这个民族,就要站起来了。黎明的曙光已经划破了黑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