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日

诗的起源与欣赏


在文学城的《书香之家》看了豆豆转载的《中国诗歌艺术概述》,读后很有些想法,想与大家交流。

诗者,思也。

诗与其说写的是诗人的遭遇不如说写的是诗人的情怀。诗的最大特点是精炼。由于精炼也就隐瞒不了什么。诗人的感触透过了字句,直达读者的心灵。有时字句已经忘了,而是人的幽怨,感伤,豪气或喜乐,还在你心中激流澎湃。

诗写的诗人的情怀,具体事件的情节并不重要。所以有的诗直接抛去事件和原因,而借助于不相干的事物,去描写这种情绪,如失落,如忧伤。所以,诗是其他形式的作品所不能取代的。

好的诗多来之于大的际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面对群山,心潮起伏,如一幅油画跃然纸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唐)后主的惆怅、哀怨让人柔肠寸断!这时,你仿佛亲耳聆听诗人对你诉说,是他心灵的表述,而你透过时间的跨度,直接与诗人对话。为之震撼!

诗是歌。

俗语说,“女愁哭,男愁唱”,诗便是歌。诗的格律、平仄便是歌的形式和要求。在古代,诗人是不要花很多时间在平仄上的,因为歌就是那样唱的。后来,古曲不唱了,歌的节律丰富起来了,而诗的节律并没有变。这是诗与歌的的一次脱节。此后,追求古风是一种时尚,诗专有了古曲的节律,就是今天的平仄。由于物质文化生活的贫乏,诗仍是一种文人雅客的娱乐手段,人们对平仄并不陌生。这时的诗,由于严格遵守平仄,所以仍算是歌。

自西洋乐曲传入中国,古曲逐步从大众文化中消失,代之以现代歌曲。诗的节律的学习无异于考古。这是诗与歌的第二次脱节。而人们的情怀在歌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也就是诗在歌里得到了最好的表达。“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这是多好的诗啊。

诗以表达思想。

而现代诗的另一个分支,完全抛弃音乐的娱乐性,和节律的要求,以表达诗人的情怀,又有两个分支。一个是韵律诗,一个是白话诗。韵律诗(poem)仍有押韵的要求,或一韵到底,或中间转韵,或一读一韵;或一句一韵。仍有一种乐感的美。白话诗就什么也不讲了。

但诗的魂却无处不在。你可以小说中、散文中看到诗的影子。只要能在字面以外,与读者达到情感的共鸣,就是诗。谈到情感的共鸣,也就因人而异了。所以有的诗在一些人眼里是好诗,在另一些人眼里根本不是诗。我为毛泽东的诗所震骇,却读不出江泽民的情感,至少上文中的两首对我来说只是“糖水”。北岛的诗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这个时代的人有些读不懂了。

本文是笔者对诗的理解,没做考古性研究。笔者理科出身,虽然爱好文学,却没有过机会学习文学和历史,外行话是难免的,恳请大家斧正。

词谱是不是古曲的“歌谱”?

如果词牌是古曲的歌谱,那么现代歌曲的歌谱,也可以作词牌啦。基于这样一个理解,笔者用《澎湖湾》的歌谱添歌词一首,供大家欣赏:

[澎湖湾] 心中的老校园

晨风习习老校园,
朝霞布满天。
没有火树缀银花,
只是冰凌闪枝端。
行在周末的大道上一遍遍回想,
也是早晨的班车上总是耳边隆隆地响。
那是早行的人们呼唤城市出梦乡。
顶着星辰迎着薄雾振奋的老校园。
讨论功课争吵时弊活跃神采多飞扬,
直到时钟预示最后的班车在路上。
老校园,老校园,心中的老校园,
有我多少痴情的怀想,
阳光、草坪、大讲堂,
还有许多老师长。

有人说现代诗已死,笔者在歌曲里,却读到了许多诗。好诗。

附1: 关于《诗的起源与欣赏》

在《诗的起源与欣赏》中,笔者已向读者致歉--没做详尽的考古研究。这里把网友的讨论汇集起来,权作是对《诗的起源与欣赏》文的一个补充。笔者在尊重参入讨论者原意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删节,不当之处,请原谅。

胡焕:好文!也很喜欢北岛的诗。同意你对流行歌曲诗性的看法。依我看,罗大佑的很多歌词都是很好的诗。

豆豆:同意,现在的流行歌曲中, 如菊花台, 醉清风都有浓郁的词味,很动人。

你的《诗的起源与欣赏》写得不错。 写出了一个诗歌爱好者的真实感受。情感是诗词的源泉和灵魂。 很赞同。另外, 你的那篇《澎湖湾》心中的老校园,如果作为现代体的诗还是很不错的,但若把它当词对待,无论从格式和韵律, 就很不一样了。 并且。 《澎湖湾》并不是一个词牌。 唐诗宋词中的每一个词牌(如你提到的蝶恋花), 都是有严格的格式和平仄韵脚的。

张戟:词牌是不是古曲的歌谱?如果是,那么词就是歌词。《澎湖湾》是现代歌曲的歌谱,那么我的《老校园》就可以是《澎湖湾》的词--歌词。而《澎湖湾》就成了词牌啦。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想法。

豆豆:词牌是填词的一种格式(style) 如上所述...元曲中的一些词牌好象也是可以变成曲子唱出来的。

渔樵耕读:诗歌诗歌,诗即歌,或源于歌,也就是说,《诗经》的“风”是民歌,“雅”是宫廷乐,“颂”是祭祀乐。唐诗也是从“乐府”(上层社会的歌曲)演变而来,而且完善了格律(音韵,对称,平仄),唱起来更好听。宋词更是歌曲,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曲牌”。。。近体诗(唐诗以来),诗的文学性(“意”)更突出了,也就不仅仅是“曲”了。

张戟:谢谢,这就是我说得诗与歌先统一,后分离的过程。

没做太多的考古工作,向大家道歉。照耕读先生的说法,自唐宋以后,由于外民族的入侵,造成诗与歌的第一次脱节。只是猜测,请指正。在那时元曲在歌中是否占主导地位?元曲的出现是否抑制了汉文化以至于不再传唱古体诗?

豆豆: 不太清楚元曲在当时的地位。只是小时在家中的藏书中翻到些元明清杂剧的线装书, 还有王实甫的元曲西厢记偷读过, 确是妙语佳句。

张戟:再谢大家指教。

附录:中国古代用什么方法记谱?
附录:白香词谱
附录:元北曲谱简编
附录:湘楚文化论坛

附2:关于《诗的起源与欣赏》

作者:龙剑

古人云‘言之不足则歌之’,窃以为未必如此,应该是在采集渔猎中,为了减轻劳作之累,先有号子之类的‘歌’。随着人类感情和语言的丰富,才出现言之不足的歌谣。文字出现以后,一些流传传广,历史久的口头作品被记录下来,如‘击壤歌’(据说这是尧时的民歌)表现了乐天知命的心理,还有表现愤怒不满的‘时日遏丧,与汝偕亡’和表现忠贞爱情的‘上邪’之类的上古诗歌。现在已经无法唱了,只留下歌词成为最早的诗,当然这些诗意经过后人的修饰。先秦时代大致有三种场合会有歌唱的需要:老百姓抒发感情的民歌、会盟宴乐中助兴的曲调、祭祀祖先时奉献的乐章。这些歌词经过孔夫子的收集整理就成了包括风、雅、颂的诗经三百篇的内容。

诗应该可以唱,所以汉代有‘乐府’的设置专门管理有关事务,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诗和歌的分家。南朝沈约辨四声,无意中为诗歌进一步分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下认为魏晋六朝的乐府诗主要还是用来演唱的。长篇的‘孔雀东南飞’、‘陌上桑’、‘木兰辞’好比是后来的说唱文学。短篇的则是歌谣,有些歌题就相当于后世的词牌、曲牌,比如那个凄美爱情故事产生的‘华山畿’。即便到了唐代,主要是盛唐以前许多事还是可算作是歌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李白的清平调。李白是作乐府的高手,他的许多诗确实令人言之不足则歌之,比如‘将进酒’、‘侠客行’等等。中唐以后,近体诗的格律严谨了,诗和歌的界线越来越明显。即便如此,诗还是从民歌中吸取新的养料,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衬字竹枝和女儿就是伴唱者的唱词。

清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是词的百代之祖,直到敦煌曲子词的发现,才纠正了人们的看法。同诗和歌一样,词和曲也是先有民间的曲调,敦煌曲子词文字都比较朴实,没有刻意雕琢,然后再有文人优美的词作。李白来自碎叶,对‘菩萨蛮’这个曲调是熟悉的,填词就和作乐府诗一样。词牌名特别五代以前的小令都比较通俗,高雅一些的大概是因为名人名作的关系,比如那个‘忆秦娥’,可能是由于李白及其做的词太有名了的缘故。五代以前的词人很少又是音乐家,宋代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人不仅是著名词人,也是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当时叫自度曲,就是既作歌词又作曲谱,如姜夔的白石道人自度曲十七首,这和今人只作词的所谓自度曲不同。词更应该是用来演唱的,所以前人有红牙檀板和铁板铜琵的说法。词谱应该是词牌的曲谱,曲谱佚失后词谱变成了格律谱。

没有评论: